文章详情
 
文章搜索
 
 
壮丽七十年奋进新时代(系列报道之二)茶山流淌一支歌——从无到有的商南茶
作者:张雪 杜静    发布于:2019-09-05    文章来源:商南宣传网

中国是世界茶树原生地,有文稽考5000余年。

中国人爱茶树,是因为它与人类关系极为密切,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珍品,又是精神文明的化身。它淡泊生活,奉献人类,吐故纳新,自我更新,顽强生产,奋发向上。

商南人爱茶树,是因为商南人爱喝茶,但是商南自古不生茶,不产茶。然而,在20世纪60年代初,老红军梅光华,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毕业生宋建勋,西农毕业生张淑珍联手拉开了史无前例的南茶北移的大幕,特别是科技人员张淑珍,少年时就立下终身报效国家、报答农民的信念,近60年来初心不改,还山以绿,致富于民。将茶叶原产地由南向北推进了200多公里,使从不产茶的商南县成为中国西部最北端的新兴茶区,中国茶叶之乡。

写在荒山的序曲

1962年春节,时任县委副书记,老红军干部梅光华,到农林中心站(林业站)看望农技干部,他对张淑珍说:“我在安康打游击时,看到山坡上有很多茶树,群众年年采茶卖,商南能种茶吗?你要种茶树,我会全力支持你。”梅副书记的话,更加坚定了张淑珍试种茶树的念头。

1962年,春寒料峭,梅光华到安康开会,用樟木箱子带回200株茶苗。茶苗栽在林业站院内,新栽的茶苗在张淑珍等人的精心呵护下,还是死去了。这一年,县政府正式成立了林业站。同年,张淑珍将10公斤茶籽种在二道河苗圃里,长出了茶苗,翌年移栽到县城西岗,全部死亡,无一成活。一年的心血和希望,付诸东流。

1963年,张淑珍点种的茶籽,长出了青青的茶苗,这年秋季,她按照茶叶栽培学记载的茶叶栽培技术,将茶苗栽到县城西岗。第二年伏旱,移栽的茶苗全部死亡。

1964年,淑珍又将700株茶苗再次移栽到捉马沟,年底,又全部死亡。后来,又连续移栽多次,均无一成活。

1967年,她悄无声息地,在二道河苗圃里整理二分地,点种了茶籽,翌年茶苗出土,看着绿茵茵的茶苗,她似乎看到了希望,看到了商南水土流失的荒山秃岭换上了绿装,看到了农民种茶、卖茶满面幸福的红光。而这一年,她的家经受了“文革”动乱的浩劫,家被抄了,仅有的装衣服箱子也被砸了,书籍、手稿被烧了,同事们看过之后,无不叹息地说:“真让人寒心”,而张淑珍却口无怨言,心无怨恨,每天早起晚归,到苗圃与工人一起为树苗除草、松土、施肥,特别是在新出土的茶树苗圃里记录茶苗生长的温度、湿度、光照实验记录。她把这些资料看作自己生命的一部分,走到哪里背到哪里。这年春节,因在家里很不安全,她便带着资料与丈夫永才一起到河南开封过春节。时至今日,张淑珍已八十多高龄还无奈叹息,这是她到商南五十六年,唯一一次在外地过春节。

1970年夏,张淑珍随队到浙江绍兴参观、考察,那里有个名叫上旺村(时称“大队”),在荒山上种茶,茶叶收入占农民收入的80%。集体有了钱,给群众盖楼房,办食堂,农民生活有了保障。

1970年,张淑珍在就地封育的二分地133平方米的苗圃里产茶1.9公斤。她将这破天荒的1.9公斤手工炒青茶分成38包,分别送给县级领导及有关部门、茶叶经营者和嗜茶达人,请他们品尝,评价。

1967年她播下茶种,就地封育,到1.9公斤手工炒青问世,用了整整4年……

1970年早春的一个上午,张淑珍从富水街沿312国道北边的山间小路,翻山越沟,走到十里铺的小分水岭上。一辆沿312国道疾驶的吉普车停在了公路边上,从车上走下来一位精神矍铄,沧桑中藏有刚毅的中年男子。他向张淑珍走来,张淑珍与此人见过一面。那是不久前的一个上午,林业站内有一块空闲地,她拔掉杂草,深翻平整后准备栽上菜苗,正好相遇,闲聊之中得知这位中年男子是县委书记宋建勋,一位毕业于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的读书人。因一面之缘,宋书记直接问她在干啥?她指着身后的一片荒山(即现在茶坊、茶场所在地)说:“这片荒山可以开茶园、建茶场。”宋书记坚定地说:“种茶是好事,我支持。”他还对张淑珍诚恳、亲切地提出三条要求:一是实事求是,种一亩是一亩,不要浮夸;二是要认真学习外地经验、技术,要办学习班,让群众学会种茶、制茶技术;三是在发展茶叶生产中,年年都要有新举措,要求实、创新、敢想敢干。这次的路边谈话,更加坚定了张淑珍“南茶北移”的信心,为了商南农民能走出贫困,她坚定不移,义无反顾地走上了一条“南茶北移”,生死与共的人生之路、拼搏之路、长征之路。

茶坊,一个以茶命名的地方。距县城大约五公里,然而千百年来,茶坊既不产茶,也不卖茶,徒有其名。1970年,对茶坊人来说,是一个重大的历史节点,经张淑珍多次实地勘察规划,这里开出了一片面积约1亩的茶园。这年春寒料峭,新开的茶园里还结着霜花,淑珍与当地农民一道,将50公斤茶籽点种在这片寄托希望的泥土里,几度春风轻拂,几场春雨滋润,茶苗出土了,人们欢欣鼓舞,张淑珍在这里建起了商南的第一座茶场,后来成为“知青点”,改名“知青茶场”。500多亩荒山草坡,全部开垦成了茶园。

赵诗荣,一位茶坊茶业的拓荒人,原本是茶坊人,国家干部。时任县委书记李仲发,在“大跃进”吃食堂后感受到国民经济极度困难,农民普遍缺粮的现状,大搞粮食增收并亲自到曹营三岔河大队(村)抓粮食生产的典型,派城关公社管委会干部赵诗荣驻村,担任党支部书记,大面积毁林开荒种粮。三年间增收粮食近30万公斤,成为典型,并当选陕西省劳动模范。后来,拨乱反正,批判毁林开荒,他又成了反面典型,回到茶坊,配合张淑珍的规划设计,开山种茶。后落实政策,赵诗荣恢复公职,安排在茶业站工作,继续负责茶坊茶叶的生产建设,并兼任茶坊茶场场长。

1978年赵书田接任茶坊茶场场长,在嗣后的数十年间,无论是引种试验,技术推广,还是经营管理、改革试验,都走在前面,全景式地记录着商南茶业发展的足迹。今天的茶坊,泉茗度假村拔地而起,茶叶与历史,与文化,与旅游,紧紧地连在了一起,不断地书写着“茶坊传奇”。

万众同声的合唱

1972年,全国在湖南桃江县召开茶叶种植现场会,落实毛泽东主席视察安徽省舒城县舒茶人民公社时所做的“以后在山坡上多多开辟茶园”的指示。县上组团到湖南桃江县考察学习,看到依茶致富的先进典型后,考察团的人们夜不能寐,梦想依茶致富的未来。张淑珍随团考察学习,考察结束后,张淑珍仔细思考和整理自1962年林业普查发现野生茶树以来,10年间对商南立地条件,生态环境的初步认识,借鉴湖南桃江参观学习的心得体会,特别是在直播成功,产茶1.9公斤的基础上,形成了近5万字的《南茶北移可行性报告》。

《报告》送到中共商南县委。宋建勋书记同张淑珍一样,认为共产党人闹革命目的,就是为了让人民富起来,国家强起来,就是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。而在当时,“文革”动乱,两派斗争,揪斗“当权派”“走资派”,特别是领导干部,稍有不慎,就有被造反派揪斗、游街、关“牛棚”的危险,怎么办?夜深人静,他看着《南茶北移可行性报告》苦苦思谋与“文革”动乱的应对之策,经过多方协调与沟通,巧用当时毛泽东主席一条关于“抓革命,促生产”的指示,主持召开了商南县第一次茶叶生产会议。张淑珍用10年艰辛绘制出来的以茶致富的蓝图,终于展示在商南人民面前。

这年深冬,全县动员上万农民,腰系草绳,背着干粮,走向荒山秃岭,开挖茶田。以张淑珍为首的科技人员,走在农民队伍的前面,拔开荆棘、杂草,采取土质标本,测试土壤成分,pH酸碱度确定宜茶地块,设计规划茶园,农民把茶田挖好后,她又亲自指导农民种茶籽,一冬忙罢,她满手都是冻裂的血口子。到了1976年,全县茶园面积达27000多亩。

1979年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,农田责任到户,自主经营,许多农民偷偷地毁茶种粮。农民毁茶种粮的一个原因是茶山都是新开垦的山坡,不是责任农田,没有税费上交,种粮收效快。还有一个原因是当时茶叶价格低,销路窄,种茶不如种粮。当时水沟乡的茶园几乎全部毁掉,群众把晒干的茶树当柴烧。张淑珍看在眼里,急在心里,找到县委、县政府的主要领导,申述商南茶叶发展的前景,讲述自己的忧虑和希望。县委、县政府立即做出决定:“凡种茶的地块都归集体所有。”她保住了商南茶,保住了商南人依茶致富的希望与梦想,更是保住了今天的“中国茶叶之乡”,“中国西部最北端的新兴优质茶区”的根基。

然而,经营权问题解决了,“南茶北移”的技术问题又来了,大面积茶园播种出土的茶苗,两年间大面积枯萎、死亡,生长正常的仅存6000多亩,不到五分之一。这种状况,让张淑珍好心痛,好迷茫,而当时,茶树新生苗死亡很特别,同一座山凸,同一片洼地之中,有的死了,有的活了,当地是农民说是“插花生,插花死”,为了解决这道难题,张淑珍几经波折,找到了她的恩师,国际顶尖的有机化学专家吴仲禄教授。在与吴教授长谈请教后,组织技术人员对茶山茶园进行土壤调查,根据茶树生长嫌钙特征,决定新开茶园设计,不求规模连片,只求因地制宜,宜茶则茶,宜林则林,林茶相伴,适者生存。造就了今天林茶相伴,无病害,无污染的中国西部最北端的优质茶区。这种林茶相伴,无污染、无病害的茶园,成为当今中国茶园生态环境的金字招牌,是生态茶叶质量的可靠保障,更是南方老茶区许多茶老板到商南买茶的唯一理由。

引种成功了,茶苗长成了茶树,张淑珍突破了“南茶北移”的第一道关隘。然而,有树并不等于有茶,不等于有收益。商南茶叶上市了,市场成了决定茶业生与死的“审判长”,消费者成了“上帝”。然而初生的商南茶,制作工艺粗糙,技术单一,青草味很浓,一个还不满10岁的“孩子”,如何进市场,行天下,变财富,成了商南茶生死存亡的又一个关口。于是,以张淑珍为首的科技人员组成绿茶试制小组,深入全县50多个茶场,手把手地教农民手工采、揉、炒茶技术,为了把农民培养成茶农,每到一地,她都亲自示范操作,现场传授技艺。从1980年开始,试制名茶。

1986年,在位于杨凌的中国农科城的陕西省农业科技研究中心,高朋满座,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十名专家、教授,研究员聚集一堂,联合评审,鉴定“商南泉茗”。

“商南泉茗”以其白毫显露,滋味鲜爽,回味甘甜,栗子香形,香高持久,汤色黄绿明亮,叶底嫩绿成朵的优秀品质,获得与会专家、学者的一致好评,通过技术鉴定,列为省优产品,中国茶叶研究所党委书记兼所长陈启坤教授当场泼墨题词:“茶香溢商洛,泉茗先为佳”。同年,“商南泉茗”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。

1992年,张淑珍和她的同事们研制出的“商南泉茗”荣获全国茶叶最高奖项“陆羽杯”奖,评为中国西部名茶。

2002年,商南“双山”牌茶叶商标,被陕西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认定为“著名商标”,为商南茶叶走向全国,走向世界拿到了通行证。

富民路上行且歌

农业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产业。

商南茶业的起步与发展初期,都是在国家计划经济条件下进行的,正如哲学家看待世间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一样,商南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种茶,也有其两面性,一方面,是大集体,大动员,形成了万人上山开茶田的气势,在荒山野岭上开垦茶园数万亩,不能不说是为“南茶北移”奠定了一定物质基础。然而,由于计划经济“吃大锅饭”,农民上山出工不出力,生产效率很低,一个劳动日只值几毛钱。茶场将茶叶卖给县供销社,县供销社再批发给各基层供销商店。那时候,有一种很怪的现象,说商南茶不好吧,它是馈赠亲友的上品,不论职位高低,贫富多寡都以能喝到一杯商南茶,收到一包商南茶视为荣幸。说商南茶好吧,它又卖不出钱,茶农,茶商无不为茶叹息。

产量、质量提高了,而市场在哪里呢?当时商南茶还完全处于“自产自销还自足”的小农经济的圈子里。按计划经济规定,茶叶营销渠道只有供销社一条路,别人经营被视为违规,造成全国性的茶叶积压,滞销。1984年商洛地区供销社,收购的一万多公斤商南茶,到该年11月,还一斤也没有卖出去,供销社主任对张淑珍说:“你不要发展茶叶了,发展多了卖给谁呢?全国茶叶减价50%到60%,你的效益在哪里呢?”

茶叶价格低,茶农种茶见不到钱,加上农村推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,土地纷纷到户,茶山茶园也部分到户,虽然集体茶场通过联产承包,留住了一部分茶山茶园,但是承包到户的茶山茶园,农民开始毁茶种粮,因为粮食市场放开了,当年开荒,毁茶种粮,当年就得到收益,全县茶园面积由1976年的27000多亩骤减到6000多亩,21000亩茶山被毁掉了。农民毁掉的不仅是茶,还毁掉了山区的生态,茶树不仅可以产茶,还是土石山区保持水土的优良树种。茶树根系发达,四季常青,保土保水保肥,毁掉茶树的茶山,一经暴雨,泥石流顺坡而下,摧房、毁地、势不可挡……灾难,人为的生态灾难,让人不寒而栗。

“有了种茶人,还得有卖茶人,没有卖茶人,茶树不是跟漫山遍野的灌木、荆棘丛一样吗?春生秋衰,落叶为泥”。

1984年,国务院下发了第75号文件,茶叶由单渠道经营转变为多渠道经营,张淑珍找到供销社主任,买回了积压在库房里上年收购的一万多公斤,却一公斤也没卖出去的茶叶。她把茶叶拉回来后,再经过简单的包装,亲自带着站里的职工,走街串巷卖茶,不到两个星期,全卖出去了,除了上缴600元税金外,净赚5000多元。

5000多元,是茶业站茶叶经营的第一桶金,同时,也是风向标、催化剂。让她悟出了“南茶北移”要成功,商南茶业要发展,要强县富民,产供销一体化是别无选择的必经必由之路。

产供销一体化,也叫产供销一条龙,龙头应当是公司,龙身是市场,龙尾是茶农。茶农种的茶,通过公司走向海洋般的大市场,她想象着,这个公司,最好是与茶场、茶农联结在一起的联营公司,把商南茶叶的产供销结成诚信经营,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。

1985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早,惊蛰刚过,一场春雨便催得万物复苏,茶树发芽。经过数月的沟通、申报,商南县茶叶联营公司宣告成立了。公司联合了全县36家乡、村茶场,走产供销一体化,一条龙的路子,自主经营,自负盈亏。公司本着“服务于茶、让利于民、微利经营、综合开发”的原则,以茶业站技术人员为主体,成立了茶叶生产技术承包集团,实行科学规划,高标准建园,开展技术培训。通过提高复制加工中的技术含量,提高产品附加值。提高茶农种植水平,推行低产园改造,实现茶园科学化种植、科学化管理,抓好茶叶初制加工过程中的技术指导,引进推广新技术、新品种,不断开发新产品,实行生产、技术、供应、加工、销售系列全程服务。

1995年,国家根据1980年全国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业、农村发展现状和问题,强力推行农业产业化,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《必由之路》的社论,陕西省人民政府制定了《关于在全省大力推行(农业产业化经营)》的通知时,商南茶叶联营公司已经健康有效运营了十年之久。

商南茶从1985年开始,走上了产业化经营道路。三十余年来,联营公司始终坚持“以质量求生存,以信誉求发展,微利经营,让利于民,服务于茶”的宗旨,积极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,使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了信誉,获得了发展。公司建成了1600平方米的精制加工厂和1500立方米的茶叶专用保鲜库,年精制加工能力达到50万公斤,公司产品发展到五大品种、七大系列、四大品牌、20多个花色品种,各种高、中、低档包装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,商南泉茗茶连续14年被评为陕西省优质产品,注册的“双山”牌商标成为著名商标,商南泉茗、仙茗等高档茶成为陕西著名品牌。同时,于2002年由县茶叶联营公司发起,成立了商南县茶叶协会,其宗旨是培育商南茶叶市场,优化茶叶发展环境,规范茶业秩序,严管茶叶产品质量,打造茶叶知名品牌,促进茶产业健康发展。茶叶协会拥有会员172个,其中,技术研究推广机构1个,联营茶场104个,茶叶种植户1032户。

时间的脚步行进到2005年,联营公司创建20年。这一年,与商南县茶叶公司联营的茶场达120多个,全县有茶园面积14.97万亩,年产茶叶130万公斤,年产值达1.3亿元,仅茶叶一项,茶区年人均收入900多元,许多贫困户靠种茶脱贫致富。商南县茶叶联营公司茶叶精加工能力迅速扩大,总资产由原来50多万元增加到3387万元,崭新的综合大楼拔地而起。二十年来,公司始终坚持“以质量求生存,以信誉求发展,微利经营,让利于民,服务于茶”的经营宗旨。公司规模迅速发展,先后被评为“陕西省文明示范单位”“陕西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”“国家科技推广先进单位”。

张淑珍也被授予“中国改革功勋”称号。

商南茶南茶北移的成功,党和政府坚强领导是根本保证,广大人民群众的鼎力支持和积极参入是力量的源泉,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,没有以张淑珍为代表的科技工作者数十年如一日的克难攻坚,就没有商南茶。

绿浪万顷扬风帆

新世纪以来,县委、政府高度重视茶叶产业发展,始终把茶叶作为头号优势主导产业来抓,按照“规模化建园、标准化种植、规模化发展、科学化管理、公司化经营、市场化运作”的发展思路,认真研究制定茶叶发展规划,大力推进茶叶产业化建设,作出了《关于进一步加快茶叶产业发展步伐》,制定了《茶园基地建设补助办法》,并于2008年6月成立了商南县茶叶产业发展局,全力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步伐。截至2018年底,全具共建茶园25万亩,其中丰产茶园12万亩,可采摘茶园19万亩,无性系茶园3.2万亩,无公害认证茶园面积11万亩;年产茶叶5600吨,产值达9亿元。现有规模以上的茶叶加工企业6家,茶叶专业合作社32个,茶叶初制加工厂200余个,年加工能力达6000吨,发展茶叶大户4200多户,遍布全县10个镇126个行政村(社区)。带动茶农人均茶叶增收3500元,形成了“公司+基地+农户”的产业化发展格局。各茶叶企业、合作社、茶叶大户通过土地流转、基地务工、配股分红、技术培训和收购鲜叶等方式,扶持带动全县8900户贫困户14000人增收致富,户均增收5000元。茶产业已成为商南县产业脱贫的支柱产业、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。

独特的自然环境,形成了商南茶“汤绿、香高、味浓、回甜”的显著特点,赢得了消费者的广泛赞誉。现已研发生产出绿茶、红茶、乌龙茶、茯砖茶、工艺白茶五大类二十多种茶产品,以“商南泉茗”“商南仙茗”“秦园黄茶”“商南白茶”“商南龙井43”“金丝翠芽”为代表的绿茶和以“秦岭壹号”为代表的红茶产品多次荣获“国饮杯”“中茶杯”和省优农中心名优茶评比金奖,“双山”“秦露”“秦岭红”“秦园春”“邵山”和“商茗”等六个茶叶商标荣获陕西省著名商标。商南茶已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,商南先后被评为“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茶叶示范县”“中国茶叶之乡”“全国名茶百强县”“中国名茶之乡”“中国茶业扶贫示范县”和“全国重点产茶县”。“商南茶”品牌价值为3.04亿元。

商南茶是一幅画,画出今日好山河;

商南茶是一座碑,茶农是碑文镌刻人;

商南茶是一支歌,万众登山唱,流韵壮东风。

 
 
当前位置
脚注信息
版权所有:中共商南县委宣传部 官方微博 办公室电话:0914—6322262  投稿邮箱:snxwxcb@163.com
技术支持:商南县城关镇叶子信息工程服务中心 陕ICP备09011150号-1